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
B
个体对A 的观念、观点
C
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
D
获得正向的情绪效果
正确答案 :B
解析
情绪调节的ABC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情绪调节法。这种理论认为人的情绪的产生是一个被称之为ABC的过程。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性事件后产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后果。
相关试题
将所有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全部列举出来,逐一尝试,虽可保证解决问题,但效率不高的解决问题方式是( )
39.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的两个阶段是( )。
9.泰勒课程设计的四个步骤包括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和( )。
学生在做题目2+3+4+5+6-7时,常常把“减7”算成了“加7”,这是( )
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个体主观能动性。
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有( )
( )理论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课堂的。”它也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
师德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
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5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划分,课程可以分为( )
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成分是( )
有效的赞扬具有情景性、具体性、可信性、多样性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