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
A
x
B
正确答案 :B
解析
金标尺答案:错误 本题考查常识 解析:决策过程中“报喜不报忧”的心理反映了决策中常见的颂歌效应。 拓展: 决策中的常见心理效应: (1)光环效应(晕轮效应):是指人们看问题时,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是一种在突出特征这一晕轮或光环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 (2)首因效应(先头效应):是指由第一印象(首次印象)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倾向。许多人称之为(第一感)。在心理学上,首因效应指的是在有效交往过程中,社会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对社会知觉者的影响作用。 (3)近因效应:是指在交往过程中最近一次接触给人留下的印象对社会知觉者的影响作用。首因效应一般在陌生人的知觉中起重要作用,而近因效应则在熟悉的人之间起重要作用。 (4)从众效应:是指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以多数人意见为准则,做出判断、形成印象的心理变化过程。从众现象的产生源于多种心理和行为上的原因。寻求一致是一种人所共有的和极为普遍的心态。 (5):定型效应是指人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 (6)反衬效应:是指人们在对事物进行相互比较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心理反应,如一个原本内向的跟一个外向的人在一起,会显得更加内向。 (7)投射效应:是指人们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 (8)乐队效应是指群体意见为个人所左右的心理现象。 (9)黄灯效应是指决策过程中寻找借口进行拖延的心理现象。 (9)新闻效应是指决策中人们对极为熟悉形象生动特点鲜明的信息产生积极反应的心理现象。 (10)颂歌效应是指决策过程中报喜不报忧的心理行为,颂歌效应使决策者听不到真正的关键的信息,容易造成决策失误。
相关试题
30、这对教授夫妇无疑都是极具创造力的学者,他们分别在各自 ( ) 的科学领域内锐意进取、( ),几十年如一日,至今都已著作等身,( );但他们依然坚持学术研究,不断开创新的学术天地。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 )。
12、习近平同志提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其内涵与邓小平同志的( )这一论断是一致的。
反暗示,是指暗示所引起的相反指向,暗示的实际效用与暗示的目的相反。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形体现了反暗示的是( )
35、甲、乙两企业合作完成某订单需要x天。如果甲企业产能增加50%而乙企业不变,可提前2天完成;如果乙企业产能增加300%而甲企业不变,可提前4天完成。问x的值是:
59、中国神话中的农业始祖是神农氏。
18、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被我们亲切地称为“母亲河”。关于黄河的发源地和汇入的海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3、某地区有甲、乙、丙、丁4个派出所。已知上月甲、乙2个派出所的合计出警次数是95次,乙、丙、丁3个派出所的合计出警次数是140次,乙派出所的出警次数占4个派出所合计出警次数的7/40,则上月甲派出所的出警次数是
40.歼-10:战斗机( )
51、某高校学生会干事小王负责策划一个民族文化展示周活动,可以采纳的设计方案有( )。
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转折点,关于遵义会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4、在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使命”是指( )。
23、人们在进行过某些学习之后,经历了正常睡眠的个体比那些在24小时内没有经历睡眠的个体,第二天的测试成绩更好。这说明良好的睡眠确实在记忆的巩固和整合中具有某种作用。我们知道,经历学习过程的大脑中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突触,但是太多的突触会占用大脑过多的容量,我们不能无限地往大脑里塞东西。研究发现,在睡眠中,一部分连接强度弱的神经突触会被选择性地消除,与此同时,一小部分比较重要的突触可以通过巧妙的办法加强和保存下来。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