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人本主义”是指任何承认人的价值或尊严,以人作为万物的尺度,或以某种方式把人性及其范围、利益作为课题的哲学
B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核心是围绕君主和百姓这一对关系展开的
C
“以人为本”强调的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
“人本主义”、“以人为本”、“民本思想”都是讨论人的问题
正确答案 :D
解析
考查文化历史。 A:美国《哲学百科全书》认为人本主义是指承认人的价值或尊严,以人作为万物的尺度,或以某种方式把人性及其范围,利益作为课题的哲学。德国大百科全书《拉鲁斯辞》把人和同人有关的事物看作核心,尺度和最高目的的人生哲学,都是人文主义。 B: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核心是围绕君主与臣民这一对关系展开的所谓的“重民”、“亲民”实质是统治阶级的用民之道、御民之术。 C:党的群众路线要求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刘云山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做好群众工作.是中央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实现党的执政使命高度提出的政治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利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可靠保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着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任务.更要自觉贯彻中央要求.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切实履行好应尽的职责. D: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与资产阶级学者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等人提出的人本主义思想,其区别是多方面的,这里主要指出两点:“以人为本”所说的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有社会属性的人,其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人本主义”所讲的人,是超越社会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即只有自然属性没有社会属性的人,其主体是有资产阶级身份的人。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与中国历史上提出的“民本思想”,其主要差别是:“以人为本”思想是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领袖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提出来的,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强调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推动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民本思想”是历史上开明君主唐太宗李世民等及其为他们服务的学者提出的思想。最著名的代表性观点是“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其中的“水”比喻的是生活在社会最低层、被统治的广大劳苦大众,其中的“舟”比喻的是封建统治阶级和统治者。从中可以明显看出,他们也看到了“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的重大作用,但这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从总结维护其统治地位和秩序的经验教训的角度提出的告诫。
相关试题
三、职业能力测试题(下列各题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所选答案对应填涂到答题卡上,试卷上作答无效,每题1分,共计20分。)(一)数字推理81.1,2,4,4,1,( )
(四)定义判断90.幻觉是指在没有客观刺激作用于相应感官的条件下,而感觉到的一种真实的、生动的知觉。错觉是歪曲的知觉,也就是把实际存在的事物歪曲地感知为与实际事物完全不相符的事物。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幻觉的是:
12.关于宪法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30.“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语出自( )
25.宪法监督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54.世界最大的大熊猫保护机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在( )。
28.《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于( )起实施。
86.如图,A、B、C三个风景点,从A点出发经B到C是9千米,由B点出发经C到A是8千米,由C出发经A到B是12千米,某人从B点出发经A到C再回到B共用4小时,其平均速度是:
58.“振兴中华”的口号是( )
57.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聘用合同规定的岗位职责任务,全面考核工作人员的表现,重点考核( )。
91.倒装是一种通过词序颠倒以增强表现力的修辞方式,在格律诗中,有些倒装句是为了迁就格律;有些是为了强调某一形象,加强语气、音节、突出话语的表现力。下列诗句未使用倒装的修辞方式的是:
6.2018年9月7日,全球首列商业运营复合材料车体城市轨道车辆“( )”亮相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