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酝酿效应
B
詹森效应
C
德西效应
D
暗示效应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酝酿效应指的是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答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几小时、几天或者几个星期,然后再回过头来解决,这时常常可以很快找到解决方法,这称为酝酿效应。故A项符合题意。 B项:人们把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正式比赛时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项:德西效应是指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时,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项: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
相关试题
43. 在进行口算,阅读(默读)、构思、心算时,智力活动可以使这些思维过程比实际操作快得多,这体现了智力活动具有( )。
15.柯尔伯格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 )
20.任何情况下,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都必须首先要促使他陷入认知失调。( )
24.教育过程中应奖励一些具体的道德行为,而不是奖励一些概括性的行为。( )
31.学习把白菜、油菜、番茄概括为蔬菜,这种学习属于( )。
37.心智技能形成的第一个阶段称为( )。
54.在动作技能学习的早期阶段,教师的示范不宜过快。这种现象最恰当的解释是( )。
48.依据心智技能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这是心智技能形成阶段的( )。
114.概念性知识对人们的生活与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其中,学习“气温”“降水”等概念后才能学习“气候”概念,体现了概念性知识( )。
27.中小学生掌握概念时,一般先达到符号学习水平,再提高到命题学习水平。( )
25.“我们知晓的比我们能说出的多”讲的是什么知识?( )
26.儿童在知道“桌子”“椅子”等概念之后,再学习“家具”的概念,这种学习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