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消退
B
回避条件作用
C
逃避条件作用
D
强化
正确答案 :C
解析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逃避条件作用。 逃避条件作用是指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也会提高。题干中,当厌恶刺激出现,小明通过绕开或离开,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的这种行为属于逃避条件作用。故C项符合题意。 A项:消退是指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会降低。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B项:回避条件作用是指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出现时,有机体可以自发地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会提高。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D项:强化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C。
相关试题
22.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是( )。
65.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存在哪些差异?
57.教师的威信实质上反映了一种不良的师生关系。( )
31.对所学知识的巩固需要进行复习,合理的复习需要做到( )。
44.课程目标是教学目标的载体和具体化。( )
李老师认为我们当前的教育目的应是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通过教育让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最终实现自我。李老师的这种观点属于( )的教育目的观。
42.教学工作中,备课是起始环节,也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 )
39.CIPP评价模式是由( )等几个步骤组成。
12.夸美纽斯说:“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这体现了教学原则中的( )。
48.评价一个班集体的好坏,主要是看班里的学习风气如何。( )
6.人的身心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 )。
3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不是出自以下哪些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