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对
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的内涵与外延,并考查道德与法律调整的范围区别。法律的外延是一种社会规则,法律的内涵则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通常来说,具有一定的强制力,是作为法律的必备要素。但是,也并非所有的法律条款都必须要有强制力才行。因为,法律不仅仅具有规范性作用,同时也具有引导性作用。也就是说,法律不仅仅可以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和“禁止做什么”,还可以倡导性地引导人们“最好做什么”。道德也是一种规范,不仅规范人们的行为、还可以规范人们的思想,而法律只是行为层面的规范。故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人人都需要遵守;道德是较高层次的法律,更需人们的自律。
相关试题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恢复席位。
议论法撰写公文时,对观点的要求( )。
决定可以省略主送机关。
根据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的是( )。
纪念马克思诞辰( )周年大会5月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公民道德往往以立法的形式加以固定和推行。
25.学习所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短暂的。
在全社会大力倡导( )的基本道德规范。
20、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标注“特急”、“加急”和“平急”( )。
二、多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服务者向消费者提供质低价高的服务,是对消费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