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首位转发文章者侵犯了李某的名誉权
B
文章的作者和转发者未侵犯李某的名誉权
C
文章的作者侵犯了李某的名誉权
D
首位转发文章者侵犯了原作者的著作权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民法。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五条规定,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捏造、歪曲事实;(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本题中,《渣男李某现形记》这篇文章所述内容虽然是真实的,但是分别以背叛、虚伪、懦弱等字眼影射李某各种暗黑历史,属于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因此,文章原作者显然侵犯了李某的名誉权。但是,李某作为当红明星,属于公众人物,应当对公众评论具有一定的容忍度。对于文章的转发者而言,转发行为并无明显不当,不存在损害李某名誉权的主观恶意,所以转发者的行为不构成对李某名誉权的侵害。故本题答案为C。
相关试题
1997年,甲因工作矛盾杀害乙,将乙的尸体扔在还在施工的某学校操场工地的坑里掩埋。22年后,翻修操场时,工人挖掘发现乙的骸骨,公安机关破获了案件。关于本案能否追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二、多选题。2021年3月,中宣部发布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标识,活动标识由党徽、数字”100””1921”"2021”和光芒线组成,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艰苦奋斗的百年光辉历程。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6.张某有一情妇叶某,叶某为了与张某结婚,怂恿他杀害自己的两个孩子张甲和张乙。某日,张某趁家中无其他人,将正在次卧玩耍的张某甲、张某乙一起从次卧飘窗处扔到楼下,致张某甲当场死亡,张某乙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下列选项中关于张某行为的说法,错误的是( )。
在为八大做准备的过程中,毛泽东作了( )。
关于公文中的数字,下列写法中不正确的是( )
74.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大河满”这句话体现了我国在对外交往中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
39.香烧一股,敬佛一尊,指的是公文中的( )。
89.某商场在有奖销售中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58.下列属于行政处罚种类的有( )。
60.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有( )。
70.表示突发事件应急的四级响应的颜色是红、黄、绿、蓝。( )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新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