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批驳 出发点
B
批判 制高点
C
反驳 落脚点
D
批评 支撑点
正确答案 :B
解析
实词辨析题。第一空,根据文段提示信息“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人民至上的立场情怀”、“高踞于人类道义”可知马克思对人类道义的绝对看重,而对横线后“资本的剥削与人的异化”是极其反对的,需体现较重的程度,可保留A、B,排除C、D。第二空,根据横线前提示信息“代表了一种极其高远的价值追求”以及“高踞于”,可知马克思提出的理念境界很高。A项,“出发点”比喻考虑问题的基点,高踞于出发点,不能体现马克思“人民至上的立场情怀”极其高远的价值追求,与文段语境不符,排除。B项,“制高点”指某一地域内,能居高临下,便于观察、控制战斗局势和发挥火力的高地或建筑物。填入文段能体现马克思“人民至上的立场情怀”极其高远的价值追求,符合文意,当选。故本题答案为B项。
相关试题
将一块长24厘米、宽16厘米的木板分割成一个正方形和两个相同的圆形,其余部分弃去不用。在弃去不用的部分面积最小的情况下,圆的半径为多少厘米?( )
预约:拜访:礼貌
春秋末至战国时期,各家往往以早期记载的五帝、三代作为理想标准,衡量各诸侯国的治理效果。孔子欲恢复周礼,表明他心目中是认可周代文武之治的。荀子反对孟子言必称三代、盲目崇拜先王的历史观,而大讲“法后王”,认为今胜于古。汉代儒家的古今观主要是秉承了孔、孟先师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是古非今论,而东汉前期思想家王充则旗帜鲜明地提出“汉盛于周”的历史发展标准。宋代以后,又多了个汉唐评价标准。到底三代与汉唐孰优孰劣,人们也辩论不已。其实,争论背后的实质是用什么样的模板看待当时的治理成效。 对这段文字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17世纪的科学是经验主义科学。其时,大家普遍认为人类可以用感官来收集尽可能多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最终了解整个世界。基于此,科学发现具有偶然性,也被大家广泛接受。但科学发展、新科学仪器的使用,让科研数据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这种情况让以往的经验变得不再适用——仅靠感官,人类已经无法处理和掌握这些数据,必须利用计算机进行分析。同时,探索和挖掘数据的方式甚至能够让科学家们“计划偶然性”。 根据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
下列选项中,与资料不符的是( )。
经科学研究发现,番茄中富含的元素X可以有效抑制人体内Y类化学物质的形成,而Y类化学物质是诱发血栓病的一种关键物质。因此,经常用番茄做菜的家庭将减少患血栓病的风险。以下各项中,最能削弱上述论证的是( )。
某单位要求职工参加20课时线上教育课程,其中政治理论10课时,专业技能10课时。可供选择的政治理论课共8门,每门2课时;可供选择的专业技能课共10门,其中2课时的有5门,1课时的有5门。问可选择的课程组合共有多少种?( )
假设2020年全国天然气消费总量达到3600亿立方米,且2017-2020年天然气进口量同比增速相同,则2020年天然气进口量将达到消费总量的( )。
立法解释又称法律解释,是立法机关根据立法原意,对法律规范具体条文的含义以及所使用的概念、术语、定义所作的说明。作出法律解释的目的是为了更准确地理解和适用法律。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宪法。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立法解释的一项是( )。
国学如果停留在如此浅层次的形式复古,无异于________,甚至会把国学弄成与现代文明相对抗的姿态,凡事不问好坏对错,一切以东西古今划界。凡是古人的都是好的,哪怕骑驴;凡是现代的都是“非我族类”,都该保持距离。如此下去,国学非但不会被这些人“发扬光大”,相反可能会走入狭隘化、极端化、边缘化的境地,钻进狭小天地里________,与文明发展割断脉络,把自己变成了一块“化石”。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下列关于2020年我国的重大事件说法不正确的是( )。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