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品德的发生发展,不依赖于个体的存在
B
品德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C
品德的存在形式及规律对于人来说是共同的
D
品德由道德行为来显示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变化,即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又要服从于个体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本题为选非题。A项表述错误,故A项符合题意。 B、C、D三项:均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
相关试题
12.学习策略一定要适于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帮助学生选择学习策略或改善其对学习不利的学习策略。这主要体现了学习策略教学应遵循( )原则。
27.中小学生掌握概念时,一般先达到符号学习水平,再提高到命题学习水平。( )
34.幼儿在幼儿园和家里见到了各种各样的杯子,掌握了“杯子”的概念。这一概念的学习方式是( )。
1.关于材料一中的苏霍姆林斯基,下列与他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111.下列关于态度与品德的关系的陈述,正确的是( )。
30.个人能用语言描述的知识属于( )。
54.在动作技能学习的早期阶段,教师的示范不宜过快。这种现象最恰当的解释是( )。
65.“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一问题属于( )的问题。
108.道德情感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的是( )。
7.暑假期间小明计划读完十本书,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他要求自己每天拿出半天的时间进行阅读,这种策略属于( )。
48.依据心智技能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这是心智技能形成阶段的( )。
2.下列对小强行为的分析,正确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