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孟子 夸美纽斯
B
孔颖达 夸美纽斯
C
孟子 斯宾塞
D
孔颖达 斯宾塞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课程”一词的由来。在我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唐朝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句作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用“课程”一词指“寝庙”,其寓意为伟业,含义远远超出学校教育的范围。在西方,“课程”一词最早源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1820—1903),他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指出,“课程”一词源于拉丁文,意为“跑道”,据此,最常见的定义是“学习的进程”。他是从指导人类活动方向的诸学科角度,来探讨知识的价值和训练的价值的,他最早把“课程”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术语。题干中,“东西方”最早提出“课程”一词的思想家即是孔颖达和斯宾塞。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相关试题
18.课程目标一般由教师参考课程标准和教学参考书,并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自行编定。( )
3.新课程评价淡化甄别与选拔,而重视学生发展,体现了其实现( )的转变。
61.校规、校训、校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课程类型而言,它们属于( )。
77.从课程形态上看,当前我国中学实施的“研究性学习”属于( )
27.下列不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生观是( )。
42.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 )。
26.研究性学习的根本出发点就是改变传统的( )。
37.学校教育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是( )。
30.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的社会活动。这反映的是哪种课程理论?( )
13.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变化,下列正确的是( )。
1.规定了学科的性质和地位、教育目的和任务、内容范围和进程安排以及教学时数与作业布置、考试要求和教法建议的是( )
15.注重加强学生文学、艺术鉴赏方面的课程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