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2014年人均新增存款不足2万元
B
在2016年,按平均来算,他们天天都记账
C
在2016年,人均食品支出高出当年KTV、旅游交通、书本、雾霾支出总额约1.4倍
D
2016年,贷款年龄在26-45岁的人群和办理信用卡且月收入在4000以上的人群重合率达到92.63%
正确答案 :D
解析
【事考帮答案】D 【事考帮解析】A项,由文段(2016年年轻人的人均月存款为2340元,较2015年同比增加15.3%,而2015年的人均存款较2014年增加32.7%),可得隔年增长率R=R1+R2+R1×R2≈15.3%+32.7%+15.3%×(1/3)=53.1%,2014年人均存款=2340×12/(1+53.1%)=28080/1.531<20000,说法正确,排除; B项,由文段(年轻人每月平均记账次数为41笔),可得年轻人每天平均记账次数=41×12/366>1笔,说法正确,排除; C项,由文段(KTV的年人均消费由2014年的699.9元增加到2016年的814.6元;在旅游方面,人均年度交通支出达4985元。年轻人2016年在书本上的人均支出达到168元。2016年,年轻人与雾霾相关的人均支出达到998.7元;每日人均食品消费45.9元),可得2016年人均食品支出=45.9×366=(50-4-0.1)×366=16800元,KTV、旅游交通、书本、雾霾支出总额=814.6+4985+168+998.7=6966元,(16800-6966)/6966=9834/6966≈1.4,说法正确,排除; D项,由文段(月收入4000元以上的办理信用卡比例超过76%;26~35岁占49.1%、36~45岁占21.3%),可得26~45岁占比为49.1%+21.3%=70.4%,但文段中并未给出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的人数所占的比重,所以无法计算重合率,选D。
相关试题
第二部分综合基础知识(55分)七、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31.我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导者,2018年5月,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讲话强调,新时代推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付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这一论述 ( )①表明全球环境治理的价值共识已经形成②反应中国拥有全国环境治理的话语主导权③彰显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活动中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④表达中国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智慧的责任担当
50.20世纪60年代初,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新疆要做好经济工作( )
7.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单位的主题教育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8.(1)核泄漏(2)核电站温度升高(3)日本发生特大地震(4)核电站发生爆炸(5)注水失败 ( )
三、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定义,请严格依据定义,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注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每题1.5分,共7.5分)11.律师的法律责任,是指律师在执业活动中,因为故意或者过失,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律师的执业纪律,损害了当事人合法权益,扰乱了正常的司法秩序,影响了律师职业的形象,导致律师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行政、刑事责任的后果。下列不属于律师的法律责任的一项是( )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每题1.5分,共7.5分)1.扬善必须抑恶,扶正自应驱邪,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当然不应让横行一方、为非作歹的黑恶势力逍遥法外,不应为毒害健康、_____暴利的无良企业庇护,不应对权钱勾结、贪焚攫取的腐败现象_____,不应让_____侵夺他人权益的缺德行为无所制约。依次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
24.一个长方形,周长是30厘米,长是宽的2倍,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
4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有各方面的,其中,实践基础上的( )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32.北京市2011年-2015年安排72.6亿元对口支援新疆和田地区,2012年北京援疆建设项目包括产业支持、智力支持及20个工程建设类项目,这些举措是为了( )
14.社会感知计算是指通过人类生活空间日益部署的大规模、多种类传感设备,实时感知识别社会个体的行为,分析挖掘群体社会交互特征和规律,辅助个体社会行为,支持社群的互动、沟通和协作。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社会感知计算的是( )
5.作为一种力量,文化力不是一种直接作用的力,其显现发挥必然是通过一定的体裁或媒介,要么是附着于人们的思想观念或是精神理念上,要么是物化在一定的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上,只有通过精神的或者物质的载体,文化力才有了真实的存在,也就是说,文化力并不是那种立竿见影式的显在力量,不可能由人们随心所欲地控制,这也是千百年来人们对文化力认识一直甚为模糊的根本原因之一。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意在( )
33.依照刑法规定,犯贪污罪的,个人贪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甲贪污公款15万元,法院依法认定甲构成贪污罪,判处甲有期徒刑11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法院运用的推理方式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