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依赖性
B
向师性
C
可塑性
D
接受性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特点。向师性是指学生入学后,会自然地亲近、信赖、尊敬甚至崇拜教师,把教师作为获取知识的智囊、解决问题的顾问、行为举止的楷模。题干中,“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完美的,是最值得学习的”,强调学生尊敬甚至崇拜教师,体现了学生的向师性。B项正确。 A项:依赖性是指学生多属未成年人,还不具备完全独立的生活能力,在家里他们依赖父母,入学后他们将对父母的依赖转移到教师身上。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可塑性是指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形成时期,各方面尚未发展成熟,具有很大的潜力,具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特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相关试题
11.师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
4.中国古代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的。( )
67.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
64.奥运会运动员获得金牌,会追溯到启蒙教练员,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
4.下列属于教师的职业角色的有( )
31.教育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看法,鼓励学生质疑、发表不同的意见,以讨论、协商的方式解决争端。这种师生关系为( )。
3.对该教师做法评价正确的是( )。
58.在教师讲到《司马光砸缸》这篇课文时,一位同学实然提出问题:“司马光那时候是个小孩子,他哪有这么大的力气搬起大石砸破水缸?”全班同学顿时议论纷纷。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下列做法最合理的是( )。
12.下列选项中反映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的有( )。
8.该案例对我们的启示有( )。
3.“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种观点给当今教育的启示是教学相长,相互尊重。( )
30.王老师下班后,仍惦记着情绪不好的小明,积极与家长进行电话联系,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