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再造想象
B
创造想象
C
幻想
D
无意想象
正确答案 :D
解析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想象的种类。 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不由自主地产生的想象。题干中,看着云想象是没有目的的,也是不随意的,故属于无意想象。故D项符合题意。 A项: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B项: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C项: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D。
相关试题
24.遗忘就其实际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这是关于遗忘理论解释的( )。
四、简答题(共5题,每题4分。)61.简述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过程。
25.操作的( )是操作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是由操作技能转化为能力的关键环节。
11.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 )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43.讲授法的缺点就是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其主体地位。( )
6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中小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场日益普遍。有一天某校李老师在开班会的时候发现一位男生同学正在玩手机游戏。李老师走过去想要没收他的手机,学生看到李老师过来迅速把手机放进书包里面。李老师非常生气,大声训斥学生不尊敬老师,不听老师话,并要求他立即交过手机,否则将他赶出教室,这位男同学不承认自己在玩手机,并且小声的说,老师在晚自习的时候不也在玩手机吗?李老师听后顿时感觉自己平时建立起来的教师威信受到了挑战,没有面子。当时就搜出了这位男生的手机,并且扔到了垃圾桶里面,同时为了杀一儆百,树立老师的威信,李老师把这位男学生赶出了教室,让他到教室外面站了一个小时,李老师对全班同学说,我没收他的手机,罚站是为了他好,否则我才不管他呢。以后开班会和上课过程中还有谁玩手机,我就没收手机,或者干脆把它砸了,同时让他到教室外罚站。其他同学听后,都默不作声,但内心对李老师的做法都有不同的意见。请根据以上背景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请运用相关理论,结合本案例,谈谈李老师应该如何正确维护教师的威信?(2)李老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哪些合法权利?(3)请结合案例,谈谈一名合格班主任在开展班级工作中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47.德育方法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
52.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联结力量就会增强,这符合桑代克联结学习的练习律。
34.儿童和青少年的道德情感发展过程中特别重要的道德感是( )。
21.地理老师教学生记忆“乞力马扎罗山”时,为方便学生记忆,将之戏称为“骑着马打着锣”。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42.教学工作中,备课是起始环节,也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 )
10.下列关于新课改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说法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