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能运用道德原则进行是非判断
B
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C
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两方面
D
道德信念的形成
E
道德认知的形成
正确答案 :A
解析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前习俗水平(服从与惩罚定向,利己主义定向),习俗水平(人际和谐与一致,维护权威与社会秩序定向),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定向,原则与良心定向)。一个人的道德成熟是处于后习俗水平,能运用道德原则进行是非判断
相关试题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判断下列各题对错,并将答题卡上对应题号后的相应字母涂黑,正确的涂“A”,错的涂“B”。)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并采取措施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的和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等接受义务教育。
通货膨胀被称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毒瘤”,这是因为通货膨胀往往会造成( )。
法官A从甲县法院辞职后,在其妻B开办的律师事务所从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规定,实施教育行政处罚,只能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我国的能源条件可以概括为( )
47.如有多个附件时,下列哪个附件说明的编排是正确的( )
法律上所使用的“人”指法人,不包括自然人。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包括(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民法法系的发展是以()为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姆(B·S·Bloom,1913-1999)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