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A.启发性原则
B
B.因材施教原则
C
C.巩固性原则
D
D.量力性原则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习的原则。“学而时习之”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的掌握知识和技能,从而积极的加以应用,符合巩固性原则。A启发性原则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B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有差别的教学;D量力性原则指教学内容、方法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故本题选C。
相关试题
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 )。
25.实现依法治教的前提是()。
五、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11分)43.某小学五年级一班在操场上体育课,学习踢足球,体育老师在给学生简单介绍完踢足球的要领及注意事项后,把班上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练习,学生李某(10 岁)和学生王某(11岁)在一个组内,由于地面不平,李某在奔跑的过程中不慎摔倒,恰好被跑上前来的王某踩在腿上,导致小腿骨折。此时,体育老师正在指导其他小组练习。李某住院三个月,并花费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等1 万余元。事后,李某家长认为李某是在学校受伤,应当由学校承担全部责任,花费的1 万余元费用应由学校承担。结合案例,回答以下问题:(1)学校是否应该承担责任?请说明理由。(2)王某的父母是否应该承担责任?请说明理由。
26.从纵向层次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属于()。
二、判断简析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请判断每小题的正误,在答题卡上题号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无论正误,均要说明理由。)31.教师应管理和防范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把行为后果是否损害自身的利益作为判断行为是否道德的标准,其道德发展阶段处于( )。
41.简述我国公民行为能力的几种情况。
10.忽视班级生活的种种冲突,无意识组织班级活动的班主任属于( )。
30.《教育法》规定的学生申述范围不包括()。
15.张老师认为,教育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行为的奖励强化,以下哪位心理学家的理论能支持张老师的观点?( )。
就认知风格而言,求异思维比求同思维更高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