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解析
本题为主观题。考生同意或不同意都对,但需详细说明自己的观点。 例:我同意这种建议。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和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奖励既可用于个人,也可用于集体。用于个人时,不仅使个人受到鼓舞,也可使集体受到教育;用于集体时则可以巩固集体成绩,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奖励有物质的(如奖品),也有精神的(如言语鼓励);有内部的(如自豪、满足感),也有外部的。给予奖励时,首先,要选择、确定可以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其次,应选择给予恰当的奖励物,一般常用口头表扬、书面表扬颁发奖状、奖品等,同一种奖励物,其效用可能因人而异,应考虑个体的实际情况选用最有效的奖励物;再次,应强调内部奖励。任何矫正不良行为的方法都强调强化的作用,但强化要注意适度,又要避免单调。 惩罚是对学生不良思想品德和行为给予否定的评价,目的是使学生克服缺点和错误,帮助学生分清是非,明确努力方向同时应使全体学生受到教育。惩罚的方式是给学生以处分。 虽然对惩罚的教育效果有不同看法,但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惩罚是有必要的,也是有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可以用两种惩罚方式: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如批评、处分、舆论谴责等;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性活动。应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惩罚不是最终目的,给予惩罚时,还要给学生指明改正的方向。 在日常教学中,多用表扬来鼓励学生的教师所带的班级,学生活跃,敢想敢做;多用批评来教育学生的教师所带的班级,学生沉默寡言,虽然班级纪律可能较好,但缺乏朝气。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坚持以表扬为主的一批评为辅的思想品德教育原则。
相关试题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二泉映月》的作者是( ),又名( ),其主奏乐器为( )。
3.黄梅戏因安徽的黄山而得名。( )
17.下列属于巴赫的作品的是( )。
15.诞生于“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两部舞剧是( )。
5.贝多芬的《欢乐颂》是出现在他的第七交响乐中。( )
13.描写李世民击败叛将刘武周,使初唐转危为安的著名乐舞是( )。
3.文艺复兴时期佛兰德乐派作曲家有( )。
2.咏叹调是一种( )体裁,通常指歌剧中( )的独唱部分。
2.古典主义时期,奏鸣曲式结构被运用在( )等器乐音乐体裁中。
1927年国立音乐院在上海建立,它的首任院长是( )。
3.简述格里高利圣咏的基本特征。
3.舞曲《天鹅湖》的曲作者是( )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