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对
解析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在教师职业生涯中将是伴随教师一生的事情,每一位教师应该通过主动学习、积极实践、自觉反思等途径,提高师德认识,陶冶师德情感和锻炼师德意志,确立师德信念,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和习惯。故本题说法正确。
相关试题
43.13岁的初中生小张放学路上破坏了公交站站牌,侵犯了公共财产权益,违反了治安管理规定,对此事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8.任何教育学活动都会受到一定价值观的制约,体现出一种价值的指引性。 ( )
三、判断简析题(共8小题,1、3、5、7题每题1分,2、4、6、8题每题2分,共12分。)1.唐老师的做法正确吗?( )
6.为什么?( )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的是( )。
7.针对此案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5.“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这体现了知识具有( )。
24.在历史课上,同学们学习了鸦片战争的起源、发展、结果等知识,按照知识的分类,这属于( )。①陈述性知识 ②程序性知识③直接经验 ④间接经验
14.烹调、园艺等内容属于“杜威学校”哪一类课程的内容?( )。
24.在我国,凡是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的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除非有特殊规定,一经公布施行,就在我国全部领域内发生效力。( )
34.每次去美术馆参观时,阳阳都能很快把握住一幅绘画作品的整体构架及其所传达出的情感,却很少能注意到画家们对绘画作品的细节的处理。由此可以推断,阳阳的知觉类型最可能属于( )。
42.依据我国教育行政诉讼和复议的相关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