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李老师通过问题导入,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B
李老师运用了演示法,帮助学生理解字体的演变
C
李老师讲授生字的方式,有助于学生进行意义识记
D
李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E
李老师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正确答案 :A B C D
相关试题
23.教育法规的指引作用就是指能够向人们传播规范,并转化人们的行为。( )
当个体专注于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地加强和减弱的变化。这种现象心理学中称之为( )。
1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 。
24.《义务教育法》规定,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社会组织,应当经地市级人民政府批准。 ( )
39.下列不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
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学生要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一、判断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下列选项中,你认为正确的请选“√”,错误的选“×”;全部选“√”或全部选“×”,均记0分。)1.课程水平组织的基本标准是连续性和顺序性。( )
17.表象是人脑对已有的经验知识进行重新加工组合新形象的过程。( )
18.发散思维又称为辐射思维、扩散思维、放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多维发散状。( )
34.某同学背一首诗,读 12 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 他应该继续读( )。
33.“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 )的影响所致。
3.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评价模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