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社会本位
B
伦理本位
C
科学本位
D
个人本位
正确答案 :A
解析
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儿童本位论"相对。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要求来确立。社会本位论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德、孔子、柏拉图、赫尔巴特、斯宾塞、凯兴斯泰纳等。他们认为:(1)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受社会制约。(2)教育目的就是使个人社会化。
相关试题
5.教育对提高人口素质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
6.在我国偏远的山区,存在这样一种教学现象:一间教室、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一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被称为( )。
21.“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一说法说明了儿童身心发展特征具有( )的特征。
17.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 )的特征进行。
一、判断题1.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52.( )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33.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工作的( )。
三、多选题1.根据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评价可分为( )。
6.我国现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学制分为两种:一种是“五四”制,即小学5年,初中4年,另一种是“六三”制,即小学6年,初中3年。( )
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
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3-6,7岁儿童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