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初中教师在学校食堂吃饭时喝酒并大声说笑,引起很多学生关注
B
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邮件等可由其父母代为开拆、查阅
C
教师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D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经教育不改的,可依法另行指定监护人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内容。《中华人民 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章第三十七条的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 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饮酒。 A 项:“初中教师在学校食堂吃饭时喝酒并大声说笑,引起很多学生关注”,违反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章第三十七条的规定。A 项正确。 B、C、D 三项描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施。 故正确答案为 A。
相关试题
21.教育法律救济应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并造成损害为前提。
15.孟子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这体现是()
3.关于该老师的做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29.晓川在学习蛙泳时,首先在泳池边观察教练如何游泳,紧接着在教练的指导下分别练习手部的划水和腿部的蹬腿运作。晓川的学习属于动作技能形成阶段中的()。
8.该案例给我们的启示()。
37.下列行为未侵犯学生受教育权的是( )。
2.为什么?( )
14.就认知风格而言,求异思维方式比求同思维方式更好。
二、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目的常常带有不同时期的特点,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6.教师仪表是教师内心修养,品格气质的流露,一般不直接传达与教育内容相关的信息。但也是影响教育活动和教育效果的一个因素。
4.为什么?( )
30.蕾蕾是心理学专业大三的学生,她一直希望毕业后用自己扎实的心理学知识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摆脱精神上的痛苦。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她一直很认真的学习。由此可以判断,蕾蕾的学习动机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