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具体形象思维、直观动作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B
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直观动作思维
C
抽象逻辑思维、具体形象思维、直观动作思维
D
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正确答案 :D
解析
幼儿思维方式的变化:直观行动思维是最低水平的思维,幼儿早期的思维属于直观行为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又称为表象思维,是指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来进行的思维。一般认为,2.5~3岁是幼儿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转化的关键年龄; 3~6、7岁幼儿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6、7岁以后,儿童的思维开始进入逻辑思维阶段。所以幼儿思维的变化方式是从直观行动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故本题选D。
相关试题
5.在学前阶段,儿童的主要成就是使用不同的象征,而象征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就是()。
12.儿童一个人在玩具,所用的玩具与周围其他的儿童不同,他只专注于自己的活动,不管别人在做什么,也没有作出接近其他儿童的尝试。此行为属于()。
7.幼儿园社会领域活动最常用的方法是()。
23.儿童观是指教师对儿童的认识和()。
6.幼儿科学活动中采用探究法的首要环节是()。
37.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有一天午餐后唐教师带领幼儿户外散步,老师一边走一边与幼儿交流,以下是老师与幼儿交流的话语:这朵花快死掉了,我们有办法救它吗?草丛里有什么昆虫?你们去找一找。为什么这片树叶比我的手掌要大?这片比我的指甲还要小呢?踩一踩,这里的土怎么松松的?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请结合材料分析日常生活活动的功能以及如何将教育融入幼儿园日常生活之中。
29.幼儿园教学设计生成技术,寻找课程内容的生产源的方法有()。
36.(本题12分)幼儿园课程有哪些特点?请简要阐述。
38.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活动区有一小筐玻璃珠,几个碗和一把筷子,老师的预设目标是让幼儿用筷子把玻璃珠夹到碗里。几个男孩分别把碗倒扣过来,各自用手把玻璃珠摆到自己碗底的小口里,小心翼翼的摞起来,比赛谁放的珠子多。结果不小心散落到了地上,被老师看见后立即阻止,要幼儿用筷子夹珠子。幼儿没夹几下,便感到无趣离开了活动区。 请运用相关理论从幼儿学习与发展、教师介入与干预分析此案例教师的行为。
3.学龄前幼儿性格显著特点是活泼好动,好奇好问,易冲动,自制力差以及()。
16.幼儿把那些没有生命或意识的东西都视为有生命、有意识的东西的思维叫()。
15.在正常情况下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不少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