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B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C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D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正确答案 :A
相关试题
2.保罗·朗格朗(PaulLengrand)指出:“教育,不能停止在儿童期和青年期,只要人活着,就应该是继续的。教育必须以这样的做法,来适应个人和社会的连续性要求。”对此解释合理的有( )。
5.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 )
21.刘老师因经常上课迟到,学校依据相关规章制度给予其记过处分,并停发半年绩效工资,刘老师不服处理结果,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张老师的申诉不符合非诉讼的申诉制度,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应不给予受理。( )
2.夸美纽斯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等五种道德观念。( )
11.我国新课程的课程评价强调( )。①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过程 ②课程评价的对象应是多元的 ③课程评价的对象是课程内容 ④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做出贡献 ⑤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
教学决策能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的能力。
35.某中学晚自习课间,高一(五)班李同学放在课桌的华为P30不见了。班主任吴老师获知后,立即禁止所有同学走出教室,并和李同学分别搜查了男女同学的书包和口袋,但未找到手表。吴老师很气恼,放学半小时后仍禁止该班学生离开教室。吴老师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
儿童先背诵乘法口诀,然后学习乘法计算,在计算时还要边念口诀边计算。这说明( )。
三、多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每题所设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正确答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下列关于教学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有( )。
15.班主任通过班集体影响学生个体,又通过教育学生个体促进班集体的健康发展。这种班级管理模式属于( )。
43.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不得违反教学纪律,敷衍教学,或擅自从事影响教育教学本职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这体现的是《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哪一条准则?( )
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无论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作用都是降低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