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错
相关试题
35.某中学晚自习课间,高一(五)班李同学放在课桌的华为P30不见了。班主任吴老师获知后,立即禁止所有同学走出教室,并和李同学分别搜查了男女同学的书包和口袋,但未找到手表。吴老师很气恼,放学半小时后仍禁止该班学生离开教室。吴老师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
班级民主管理意味着要“自由选择”,只有有了自由的时间和自由的行动,选择才有自由可言。( )
6.18-19世纪的西欧,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逐渐形成了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双轨学制,其“双轨”是指( )。
5.教师应依据学生观察力的差异,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须注意以下哪些事项?( )
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无论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作用都是降低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8.下列情形中,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是( )。
5.针对该案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32.“价值中立”这个说法来源于( )。
21.儿童只能用数手指的策略计算3+8的结果,该儿童的心智技能处于( )。
学生从道德上理解道德规范并不很难,但是要真正把这种要求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信念,就必须经过道德实践的亲身体验,其中转化的“催化剂”是( )。
11.我国新课程的课程评价强调( )。①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过程 ②课程评价的对象应是多元的 ③课程评价的对象是课程内容 ④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做出贡献 ⑤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
43.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不得违反教学纪律,敷衍教学,或擅自从事影响教育教学本职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这体现的是《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哪一条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