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生产力
B
生产关系
C
上层建筑
D
政治经济制度
正确答案 :A
解析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更新,也必然促进着教学内容的发展与更新。在14世纪以前,学校教育中自然科学的课程,一般只有算术、几何、天文等学科;到了14至16世纪,学校中增加了地理和力学;17世纪以后,又增加了代数、三角、物理、化学、动物学、植物学等学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原子物理、电子计算机、遗传工程、激光、海底开发、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新兴的科学技术,逐渐纳入了学校的教学内容。故本题答案为A。
相关试题
39.小羽很想知道为什么钉子、铁块会沉入海底,而用钉子与铁块等原材料做成的轮船却可以浮在海面上。为此,小羽在学习浮力这一章内容时十分专注。根据学习动机的分类,小羽的动机属于( )。
6.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
6.在数学课的学习中,要培养学生处理数量问题的技能和有效运用这些技能于生活、学习、工作中的能力。这类课程内容的组织需要坚持( )。
43.关于教育法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17.康康的妈妈答应康康,只要他这学期能考进班里前10名,就给他买梦寐以求的汽车模型,为此康康的学习比平时努力多了。这里康康的学习动机属于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37.研究发现,学习活动结束后立即睡觉,对学习内容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再进行其它学习活动保持的效果要更好些,这是()的影响。
5.杜威选择木工、金工、缝纫等直接经验形态的课程内容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职业技能。
3.教师在现实情景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景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是( )。
12.布鲁纳提出的发现学习指的是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获取知识的学习。
4.校本课程的优点有( )。①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②有利于通识性知识的学习③能调动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 ④有助于学生掌握系统性知识⑤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课程内容
28.小林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一开始进步很快,但随后就没有什么进步甚至退步,妈妈和小林都很着急,老师却说这是正常现象。下列选项中可以解释老师说法的是( )。
35.1岁8个月的东东想给爸爸吃苹果,会对爸爸说:“爸爸,果果,吃”,并将苹果递给爸爸。这儿表明这个阶段的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 )。